课程编码:031711 课程英文名称:Economic Law
学 时 数:48/8 学 分 数:3.0
适用专业:会计学、市场营销、农林经济管理
一、制定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
1.教育部、省教委及学校关于加强学生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精神及相关文件。
2.相关应用领域的不断发展和拓宽及当前人才市场对品人才法律实务的较高要求。
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
经济法是人们工作和生活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法学课程之一,其基本法条虽然易懂,但枯燥乏味,看过听完之后,印象不深,特别是遇到实际的法律问题无从下手,似是而非,这与我们传统的法学教育方式有关联。实验教学能够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基础之上,更加注重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重视课程师生互动,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
1.能够利用基础经济法理对日常经济生活中的案例进行分析并能得出有效的结论。
2.能够利用具体的经济法律规定对日常经济生活中的案例进行分析并能得出有效的结论。
3.能够起草和修改一些实际经济法实例的法律文书。
4.系统地掌握经济诉讼的程序和流程。
四、教学形式
为理论课的同步实训课,课前由教师讲解基本的经济法原理以及本次实验课的要点及难点和对学生技能水平方面的要求,教师指导和解答实训中碰到的问题,每次课一般设两项实验内容。
五、实验项目、内容、学时分配及实验类型
序号 | 实验项目 | 实验内容 | 学时 | 实验类型 |
1 | 公司法实训 | 公司社会责任案例分析 | 2 | 验证性 |
2 | 法律咨询和法律辩论 | 提供法律咨询并进行法律辩论 | 2 | 验证性 |
3 | 民事经济起诉程序 | 民事起诉状的写法及起诉程序 | 2 | 综合性 |
4 | 民事经济审判程序 | 民事经济审判流程 | 2 | 综合性 |
六、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
本实验课不独立记分,实验成绩占《经济法》课程总成绩的10%,具体的评定标准和考核方法见本课程的相应文件。
七、实验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经济法实训教程》陈文彬等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6年8月第1版
2.《经济法案教程》肖东平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第1版
3.《经济法概论案例集》叶朱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0年第1版
责 任 表 | 撰写人 | 勾维民 | 教研室主任 | 孙建富 |
参加讨 论人员 | 特力根、聂希刚、鲁梦芳 |
院长(系主任)签字: | 日期:2006.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