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课程英文名称: Microeconomics
学时数:40/8 学 分:3.0学分
课程类别:必修(考试) 适用专业:经济学专业
一、制订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
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运行作为研究对象,涉及许多复杂的宏观经济变量,且各变量主要呈现出随机状态分布的特征,这对于完整而客观的理解宏观经济问题带来困难,实验和模拟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手段。基于这一认识,宏观经济学实验仅仅围绕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主体教学内容,对于反映宏观经济发展状况的基本变量通过理论逻辑关系,建立经济模型,利用计算机技术采用经验数据加以推证和检验,以体现和说明理论的正误,提高对宏观经济学理论的理解。
二、本实验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通过模拟实验和相关的计量检验:
1、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将课堂教学内容置于可控操作环境中。通过学生的模拟和实验,强化理论理解,提高认识经济规律的能力。
2、提高学生参与意识,让学生动手实验,提高对经济分析和运行的感性认识
3、熟悉现代宏观经济研究的科学方法和具体运用
4、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水平和效果
三、实验的基本要求
1、了解实验的软件环境和操作平台的运用,学会用现代的分析手段和技术模拟和实验经济参量变量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2、完整而清楚的陈述实验操作过程,要求理论逻辑和实验逻辑关系相一致,基本结论明确,分析说服有力。
3、完成相关的实验报告,体现实验的目的、要求、操作步骤、基本结论及相关变量关系的详细分析
四、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宏观经济学实验是宏观经济学课程内实验,针对已具备高等数学、围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知识经济类、管理各专业的本科生开设。
五、实验项目、内容、学时分配及实验类型
(一)必开实验
序号 | 实验项目 | 实验内容 | 学时 | 实验类型 |
1 | 收入因素对中国消费需求影响实证分析 | 利用经验数据、使用SPSS软件分析收入因素对中国消费需求的影响 | 4 | 综合设计型 |
2 | 我国GDP增长与消费、投资关系的实证分析 | 利用经验数据,使用SPSS软件估计我国GDP增长与消费、投资之间的相关关系 | 4 | 综合设计型 |
六、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
1、学生在完成课堂上实验项目后,必须写出实验报告作为评定实验成绩的依据
2、实验成绩占宏观经济学课程的30%。按时提交实验报告,目的要求明确、分析步骤完整、调理清楚者为优秀。
七、使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实验经济学教程,张耀辉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
2、经济计量学实验教程,周曙东,南京农业大学
3、社会经济定量研究与SPSS和SAS的应用,骆克任,电子工业出版社
责 任 表 | 撰写人 | 乔翔 | 教研室主任 | 申天恩 |
参加讨 论人员 | 乔翔、申天恩、王晓波、赵万里 |
院长(主任)签字: | 日期:2013.09.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