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0200511 课程英文名称: Microeconomics
学时数:40/8 学 分:2.5学分
课程类别:必修(考试) 适用专业:经济学专业
一、制订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
《微观经济学》实验大纲基于经济学专业2012版培养方案制定。《微观经济学》为经济学专业的第二门经济学课程,旨在描述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微观经济组织运行及市场价格决定的基本原理。《微观经济学》实验力求全员普通参与与部分特别参与相结合,且力求通过部分特别参与普遍提升全员质量。
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
通过该课程的实验安排,学生应能巩固对理论讲授部分的一些原理和方法的理解,且有助于学生针对微观经济领域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养成专业化思考的习惯。
三、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
本课程实验教学的目的是:巩固理论讲授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强化学生的文献阅读与归纳能力;初步养成对经济理论与现象的反思习惯。
经过本课程的实验教学,学生应能掌握微观经济学基本知识,表现在能熟练运用最为基础的微观经济学概念、准确运用最为基础的若干经济学原理;具有一定的文献阅读与归纳分析能力,表现在对给定的文献材料及实验目标,能在规定时间内作出准确合理的判断;对微观经济领域中的经济理论和经济现象具备一定的反思直觉,表现在能对给定的文献材料及随机提出的现实经济问题,能自觉尝试从经济学原理角度予以分析并作出判断。
四、教学形式
本课程教学主要采取材料分析、表格发放、实验跟进、答卷回收、抽样统计、归纳提炼、拓展讨论或辩论等形式进行。
五、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实际为《微观经济学》课程的理论讲授提供深化训练,为《经济学概论》实验课的后续课程,其后续课程为《宏观经济学》实验、《中级西方经济分析》实验、《<资本论>选读实验》,在知识点甚至实验作用上与后续课程均有一定的交叉。
六、实验项目、内容、学时分配及实验类型
(一)必开实验
序号 | 实验项目 | 实验内容 | 学时 | 实验类型 |
1 | 市场供求均衡实验 | 关于国家油价高涨背后影响因素的案例讨论;市场供求均衡实验过程;针对市场均衡实验过程对市场机制展开讨论或辩论。 | 2 | 研究创新型 |
2 | 市场进入实验 | 关于民营企业获准进入军工行业的案例讨论;市场进入实验的过程;结合波特的五力图分析,讨论市场进入的考虑因素及其对市场进入决策的影响机制。 | 2 | 研究创新型 |
3 | 垄断实验 | 关于微软垄断问题的案例讨论;垄断实验的过程;结合国内外的反垄断法,讨论当前某一典型案例所折射出来的社会倾向及其深层原因。 | 2 | 研究创新型 |
4 |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实验 | 关于朝鲜核试验的案例讨论;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实验的过程;关于艾克斯罗德重复博弈的反思和引申讨论。 | 2 | 研究创新型 |
七、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
实验成绩根据答题表现和讨论表现打分,每次实验以讨论定稿为标准,满分10分。
八、使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使用教材: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
1.萨缪尔森.经济学(第十七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2.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3.斯蒂格利茨.经济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编写组.西方经济学(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5.涂晓今.经济学实验.经济科学出版社.
责 任 表 | 撰写人 | 贺义雄 | 教研室主任 | 申天恩 |
参加讨 论人员 | 乔翔、申天恩、王晓波、赵万里 |
院长(主任)签字: | 日期:2013.09.01 |